大师在复旦|她是中国数学界首位女院士,破解了国际上研讨60多年的重要问题

最新信息

大师在复旦|她是中国数学界首位女院士,破解了国际上研讨60多年的重要问题
2024-02-04 20:38:00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超豪先生曾说,自己是X,妻子胡和生是Y,两人共组了一道牢固、和谐而充满爱意的二元一次方程。
  胡和生不仅是中国数学界首位女院士,也是第一个走上世界数学家大会诺特报告讲台的中国女性。
  2024年2月2日,96岁高龄的胡和生在上海逝世。当数学王国里的这对“神仙眷侣”重逢,他们应会一如既往地讨论数学问题吧!
  【“只好先睡觉,半夜里再起来接着读”】
  一生钟情数学的胡和生,1928年出生于一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家庭。其祖父胡郯卿是自学成才的知名画家,父亲胡伯翔创新地将西方画法融入国画之中,也是中国摄影艺术的最初倡导者之一。
胡和生与祖父胡郯卿合影(1932年)
  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胡和生,立志要“科学救国”,中学毕业后选择数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她投考研究生时,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都录取了她,父母担心她不能适应北方气候,又听说几何学大家苏步青在浙大任教,于是前往浙大报到。
  苏步青虽是有名的严师,对于胡和生在讨论班上的读书报告,却倍加称赞。在苏步青的鼓励下,她开始研读国外数学刊物最新发表的论文,从英文到德文再到俄文,从二、三十页到上百页,当时没有复印机,单单抄下来就得花费许多时间。
胡和生、谷超豪与苏步青(中)合影(1991年)
  “我体力差,白天工作之后到晚上就没有力气了,只好先睡觉,半夜里再起来接着读。”胡和生曾回忆这段经历。当时,她为自己立下了座右铭“专心致志、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不受干扰”,每天都要默念一遍。渐渐地,她读懂了论文,对数学的兴趣也增强了。
  “我平常有一种性格:做事情就要做得好,(否则)心里就不安。”胡和生曾自述,有时候做研究,往往3个月或半年都没有进展,这时候是非常艰苦的阶段,唯有不怕困难,坚持下去。
  【“这是别开生面的工作,远远超越了前人”】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胡和生随苏步青来到了复旦大学,开始在微分几何研究中崭露头角。
  她将苏联几何学家诺尔琴的共轭仿射联络对推广为n个共轭联络,得到诺尔琴本人的肯定。
  她研究高维欧氏空间与常曲率空间中超曲面的变形理论等问题,改进了国际上几位几何学家的研究成果。知名数学家陈省身为此在美国的《数学评论》中介绍这些成果。
胡和生(左)与陈省身夫妇合影(1995年)
  20世纪60年代,她开创性地给出了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破解了国际上研讨60多年的重要问题。苏步青曾公开称赞“这是别开生面的工作,远远超越了前人”。10多年后,著名美籍日本几何学家小林昭七来华参加国际会议,一见到胡和生就对这项工作赞不绝口。
  1979年,她关于有质量规范场的研究令人瞩目,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瑟在他本人发表的论文和给杨振宁的信中高度评价该研究“十分有意义”。
胡和生、谷超豪与杨振宁、翁帆夫妇合影(2005年)
  2002年,74岁的胡和生受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诺特报告。该报告是为纪念女数学家艾米·诺特而设,从1994年起每四年邀请一位女数学家作学术演讲。胡和生是我国第一位作此报告的科学家。
  【“不做寄生虫,不做花瓶”】
  “对女性来讲,要自信,更要自强。我小时候父亲就教育我们要有本事,不做寄生虫,不做花瓶。”胡和生曾在自述里如是说。
  为了节省时间,一头短发的胡和生总让谷超豪为自己修剪头发。起初,谷超豪不肯,因为“剪坏了就没法出门了”。胡和生却笑言“剪坏了更好,可以天天在家中做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训”,谷超豪的手艺越来越好,胡和生曾对丈夫说:“这一生,光剪发你就为我省去几个月,(可以用来)潜心钻研,太值得了!”
胡和生与谷超豪结婚照(1957年夏)
  欣闻妻子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曾写下一阕《贺和生》——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情,物理试新篇。红装不需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赏艳阳天。
  “我将努力保持自己的朝气”,胡和生进入高龄后曾以此自勉,她坚持给高年级本科生讲授微分几何课程,年逾古稀后还组织讨论班,亲自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择一事终一生,胡和生用自己的“数学人生”为这句话做了诠释。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大师在复旦|她是中国数学界首位女院士,破解了国际上研讨60多年的重要问题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